3 基本规定


3.0.1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应按国家现行标准、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情况,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。
3.0.2 电缆穿墙、穿楼板的孔洞处,电缆进盘、柜、箱的开孔部位及电缆穿保护管的管口处应实施防火封堵。特殊部位的防火封堵应符合密封及防爆要求。
3.0.3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,应在土建工程施工完毕,电缆敷设基本完成后进行。尚未完成电缆敷设的拟带电部位,应采取临时防火封堵措施。
3.0.4 电缆防火封堵应按设计、工程实际选择防火封堵组件型式,并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或本导则的规定进行施工。
3.0.5 在隧道或电缆沟中的下列部位,应按设计设置阻火墙:
    1 公用沟道的分支处。
    2 多段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分段处。
    3 长距离沟道中每间距约100m或通风区段处。
    4 至控制室或配电装置的沟道入口、厂区围墙处。
3.0.6 当电缆采用桥架架空敷设时,应按设计在下列部位采取阻火措施:
    1 每间距约100m处。
    2 电缆桥架分支处。
    3 穿越建筑物隔墙处。
    4 两台机组及母线分段处。
3.0.7 电缆竖井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应在楼层处进行防火封堵。
    2 当竖井高度大于7m时,宜每隔7m进行防火封堵。
    3 在同一井道内,敷设多回路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时,不同回路之间应用耐火隔板进行分隔。
    4 当高度较高时,竖井中间可每隔60m~100m设一封堵层。
3.0.8 在竖井楼层处等可能承受作业、巡视人员荷载的部位,应按设计安装支撑结构。
3.0.9 非阻燃电缆不宜与阻燃电缆并列敷设,若在同一通道中,则应对非阻燃电缆缠绕阻燃包带或涂刷电缆防火涂料进行防火处理。
3.0.10 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各约3m区段及其邻近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,宜采用阻燃包带或电缆防火涂料实施阻燃。
3.0.11 在潮湿、可能积水的电缆隧(沟)道内的防火封堵,应选用具有防水性能的封堵材料
3.0.12 电缆防火封堵不应遮盖、污损电缆号牌。
3.0.13 在已封堵的电缆孔洞、阻火墙等处增减电缆,应及时恢复封堵。
3.0.14 防火封堵板材的安装应牢固、平整。采用对接施工时,接缝处宜釆用柔性有机堵料或防火密封胶密封;搭接施工时,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。对于防火复合板及防火涂层板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3.0.15 柔性有机堵料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柔性有机堵料的施工应封堵严密,表面平整。
    2 柔性有机堵料与其他防火材料配合使用时,其厚度可高于其他防火材料20mm。
    3 柔性有机堵料应密实填充电缆周围缝隙。
    4 不得使用明火对柔性有机堵料进行加热。
3.0.16 无机堵料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模板安装应牢固、无缝隙。
    2 无机堵料浇筑前应搅拌均匀,配合比和固化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。
    3 封堵面积较大的孔洞应设置支撑结构。
3.0.17 阻火模块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阻火模块应层间错缝砌筑,表面平整、接缝严密。
    2 阻火模块砌筑可采用无机堵料粘合勾缝,自粘型阻火模块无需粘结剂。
    3 阻火模块与电缆之间的缝隙应采用柔性有机堵料或防火密封胶密封,柔性有机堵料的填充厚度不小于20mm。
3.0.18 阻火包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阻火包应无破损。
    2 阻火包应交叉堆砌、层间错缝、密实、稳固。
    3 阻火包与电缆之间,应采用柔性有机堵料或防火密封胶严密封堵。
3.0.19 电缆阻燃包带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需包绕的部位应清洁,无污染。
    2 阻燃包带应采取半重叠包绕,包绕长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    3 包绕段两端的电缆缝隙应采用柔性有机堵料或防火密封胶密封。
3.0.20 电缆中间接头防火封堵保护盒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防火封堵保护盒两端应用柔性有机堵料或防火密封胶封堵严密。
    2 进出电缆接头保护盒的两端应涂刷电缆防火涂料或缠绕燃包带;临近电缆接头保护盒的其他电缆,也应涂刷电缆防火涂料或缠绕阻燃包带。
3.0.21 防火涂料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电缆表面应清洁、干燥。
    2 防火涂料使用前应搅拌均匀。
    3 防火涂料应涂刷均匀,涂刷次数、间隔时间、厚度及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或设计要求。
    4 密集或成束电缆宜分开涂刷。
3.0.22 泡沫封堵材料施工,应设置泡沫封堵模具,泡沫由内至外喷置,待固化后方可喷置下一层,直至充满模具。
3.0.23 防火密封胶的施工,粘结或密封部位应清洁、干燥,密封胶的涂敷厚度应满足产品技术要求,抹涂表面应平整。
3.0.24 密封模块的施工,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1 金属框架安装应牢固。
    2 模块在框架内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    3 模块层间应安装隔层板。
3.0.25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完毕,应及时填写施工工艺记录。见附录A《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记录》。
 

目录导航